国际传播人才
中国文化传播拔尖人才创新班
创新班采取“汉语言文学+数字媒体技术+英语”培养模式,培养具备深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牢固掌握汉语言文学、数字媒体技术相关专业知识,熟练运用一门外语,熟悉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与文献检索等工具性知识,能够运用现代技术对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本学科和本领域的前沿信息、热点问题与变化趋势有一定把握,服务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战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跨文化传播实务的拔尖新文科人才。
○ 招生方式 ○
依据学生自愿报名原则,从国际传媒学院相关专业(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大类、数字媒体技术)已录取新生中进行考试选拔,项目总人数为40人。
招生方式
○ 培养过程 ○
创新班是在新文科背景下,将汉语言文学、数字媒体技术、传播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融合,大学期间所学课程包括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和数字媒体技术辅修专业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文学概论等。
数字媒体技术辅修核心课程
色彩与构图、摄影与摄像技术、影视编导与制作、影视特效制作、美学、中外电影史等。
特色课程
中国古代礼制、民间文学等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及跨文化能力、文化创意实践、新闻传播类课程群等。
培养过程
○ 学制及毕业要求 ○
创新班专业教学计划按四年制定,学分修满可获文学学士学位和辅修工学学士学位。
本创新班以汉语言文学为第一专业,学生达不到第一专业学位(文学学士学位)要求的,同时失去辅修专业学位(工学学士学位)资格;学生达到第一专业学位(文学学士学位)授予条件但未达成辅修专业学位(工学学士学位)要求的,仅授予第一专业学位,所修辅修专业课程学分有效,视学分修读数量颁发辅修微专业或课程群证书。
学制及毕业要求
○ 培养特色 ○
跨学科融合
实验班在师资组建和人才培养上打破学科壁垒,融合文学、工学等学科的优秀师资,培养拥有数字技术技能的新文科人才。
应用创新引领
该项目以服务国家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依托学院所获批的天津市社科实验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实验室”、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语言文化创意与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工作室、产学研协同育人基地等平台,实现产、教、学、研、用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培养数字时代的文化传播人才。
国际化视野
强化学生的外语技能,支持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
培养特色
*具体项目实施及录取条件详见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