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在天外大港校区上学的时光,那里位置相对偏远,教育资源也比较匮乏,我看到身边很多同学都渴望说好英语,却受限于环境和资源,只能处于”哑巴英语”的学习模式。那时,我便萌生出改变这一现状的想法,于是开始在学校里举办公益英语角,想为大家创造一个练习口语的环境。后来,有幸结识了一些优秀的英语老师,便邀请他们来学校做讲座、上课,参与的同学越来越多,这也让我越发觉得这件事有意义。
在大二的时候,我做出了一个决定,为了能更好地兼顾学业与创业,我选择在校外租房住,因为学校熄灯时间早,在外居住能让我有更多时间去开展自己的事业。白天我认真上课,课后就忙着去招生,一点点积累生源,同时不断探索机构的运营模式,就这样,我们的英语机构有了最初的雏形,专注于为大学生开设实用英语课程,着重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随着机构教学口碑越来越好,我们开始向周边学校拓展,之后又在市区成立了机构,面向全市大学生招生,业务范围也逐渐扩大,承接了一些外企商务英语的培训工作,慢慢发展成了一个综合性且规模较大的英语机构。这个过程可不容易,我是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的,像地推,在马路上发传单、做调查问卷,这样的工作我做了很久。那会儿路人的一些态度确实让人感到挺打击自尊心的,但我咬牙坚持了下来。也正是参与了机构运营、招生、教学等方方面面的工作,积累了大量数据和经验,让我熟悉了培训机构运营的各个环节,这为我后来成为校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回想起来,那段艰难的日子真是我最宝贵的财富,也特别感谢母校培养出的我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