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学科专业  学术科研  教学管理  交流合作  党建工作  团学工作  招生就业  实验教学中心  服务中心 
国际传媒学院
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 站点首页>>团学工作>>奖勤助贷>>正文
青春榜样|引领之我——国际传媒学院团委
2024-06-14 09:06  

以青春的名义——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你们团结一致,坚守初心;凝聚力量,开拓前行。用文化引领思想,以热情点燃梦想,承其责,以致青 春画卷蓬勃打开;重其事,以致目光所及皆是奋斗足迹。




undefined

天津市五四红旗团委 国际传媒学院团委




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为新形势下更好地秉承文化育人新理念、探索思想政治引领新举措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以文化人 增进自信自强

“我们一起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你现在只有纸、笔、两本精装书、一盏台灯、一块玻璃板和一幅地图,现在的任务是复制这幅地图,大家想想应该怎么做呢?”学院团委齐梓彤老师以平津战役时期我党地下干部张克诚智取城防图的故事为切口,让团员青年身临其境地体会张克诚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民族解放事业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激励广大团员青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近年来,学院创新理论宣讲方式,坚持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用小视角折射大主题,积极探索党的创新理论的青年化表达、青年化阐释,打造了国传青年说、班班唱等品牌团日活动,推出了《智绘津城 志起青年》《追星》《筑梦为马 不负韶华》《青年有为》等获得市级奖励的精品微课,引领团员青年增进文化自信自强。国传青年制作的微电影《吾愿吾亲爱之青年》荣获2022年“我心中的思政课”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微电影二等奖,吴浩楠同学荣获天津市“学史增信 青春逐梦”主题演讲比赛一等奖。








以文育人 传承中华文化

传承传播,己达达人。学院立足学科专业特色,成立津云·非遗传播工作室,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同心协力扬剪纸:非遗传承人“神刀许”夫妻访谈》等多个作品被学习强国、网易等门户媒体征用,累计阅读量达万次以上。学院秉承“专业+”的理念,以团委、团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为依托,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华服日到戏剧节,从公益广告大赛到短片电影艺术节,团员青年们在活动中陶冶高尚情操,为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一抹瑰丽的年轻色彩。国传青年荣获2021年度“Far East Asia”远东艺术奖金奖等省部级荣誉百人次,学院连续3年荣获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优秀组织奖,团委荣获校五四红旗团委、教育教学示范岗,1个支部荣获全国活力团支部,2个支部荣获天津市五四红旗团支部。








以文铸人 厚植成才沃土

学院积极打造“公益·艺术”品牌活动,引领团员青年扎根中国大地实践,围绕乡村振兴、红色宣讲、非遗保护等开展文化艺术创作,艺术专业学生走进小王庄镇人民政府,迭代设计IP形象“王小花”,做基层治理积极参与者;与网易新闻共建“创易星球”双创实训基地,实现产教融合,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选送作品参加在滨海新区图书馆举办的“日新月异”师生作品展,师生设计的海报已在滨海新区街道张贴,活动覆盖学生千人次,斩获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三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102人次。“校馆携手献礼京津冀十周年 善作善成助力文化传承发展”我院2024届毕业生毕业作品展于5月17-31日在天津图书馆举行,继续为文化传承发展贡献天外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努力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国际传媒学院团委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奋进的姿态,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再创佳绩。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新时代的我们青春正当时,更应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让我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天津外国语大学  |  信息化建设办公室设计制作 | 国际传媒学院 提供内容
联系电话:022-63257305、022-63257306  邮箱:hanyuan@tjf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