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青年学子文化自信,4月1日下午,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予棠汉服社在滨海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第二届“华服焕彩 非遗承光”华服日主题活动。活动以非遗文化体验为核心,通过沉浸式互动、传统技艺展示与趣味游戏,吸引全校200余名学生参与,在春日校园中掀起一股国风热潮。
活动现场设置漆扇绘制、书法创作、剪纸艺术、绢花制作等非遗体验区。在漆扇与书法区,参与者执毛笔蘸取彩漆,在素扇上勾勒山水花鸟,或挥毫泼墨书写诗词,感受“书画同源” 的意境之美;剪纸区的红纸翻飞间,生肖、花卉等图案跃然纸上,尽显民间艺术的灵动;在绢花制作台前,学生们精心粘合花瓣,用彩漆渲染花瓣层次,再以铜丝为茎、丝线缠绕,将一片片薄如蝉翼的花瓣组合成牡丹、荷花等栩栩如生的绢花作品。从选色、剪裁到塑形,每个步骤都尽显传统手工艺的细腻与雅致。
“猜灯谜、飞花令、投壶”三大传统游戏区人气火爆。参与者在灯谜间穿梭,破解诗词、成语谜题;以“云”“鸟”等关键字开展飞花令,尽显才情;投壶雅戏中,箭矢入壶的清脆声响与欢声笑语交织,重现古代文人雅士的社交场景。每项游戏通关即可获得发簪、书签等国风小礼品,将趣味与文化巧妙融合。
同时,活动现场设置了天津非遗文化宣讲环节,通过图文视频展示与现场讲解,系统介绍杨柳青年画的历史脉络与艺术特色,以及泥人张彩塑“写实与夸张结合”的创作理念,让津沽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焕发新生。
此外,活动以古风展板、油纸伞、花灯等道具打造出汉服展示与体验区,汉服社成员为参与者穿戴汉服,吸引众多学生身着汉服打卡留念。活动高潮阶段,予棠汉服社社长周淋身着一袭青绿色交领襦裙,在乐曲中翩然起舞,将汉服的飘逸灵动与现代舞蹈的张力完美结合。
本届华服日活动通过“非遗+”的模式,将传统文化深度融入校园生活,以青年视角重构非遗传播语境。活动不仅实现了非遗技艺的 “活态传承”,更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年轻一代成为文化传播的 “新载体”。未来,国际传媒学院将持续深化文化路径创新,搭建非遗创意孵化平台,推动非遗元素与数字艺术、文创设计等领域的跨界融合,让古老智慧在当代青年手中焕发时代光彩,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续发展注入青春动能。